霧霾天氣和消費者逐漸提高的健康意識成為億萬級規模空氣凈化設備市場進一步釋放的催化劑。然而,眾多新企業的進入將使整個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市場暴利時代將結束。
眾多新企業進軍中國空氣凈化設備市場主要是因為中國受到大氣污染問題的影響,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盡管當下空氣凈化設備市場非;馃,但并不意味著跨界企業能夠輕易取得市場。業內專家建議,新進入企業不要盲目看好市場需求,現階段空氣凈化設備市場并非單純的缺產品、缺品牌,而是缺少消費者信賴的品牌和產品。這也是如今市場上一些品牌賣到斷貨、一些品牌無人問津的根本原因。家電分析師表示,新企業要展開全國性銷售,售后服務是個缺口,那么短期內售后服務只能選擇外包。然而在中國,家電售后外包并不是很成熟,企業可能會面臨售后服務質量差和將售后交給對手的尷尬境地。
中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面臨發展帶來的環境代價問題,而環境污染問題已從早些時候的北京、上海、廣州等小范圍擴散到全國,空氣凈化設備將是一個擁有億萬級前景的市場。而這個市場目前缺少行業領軍企業、行業標準、明確的商業模式,這種行業現狀注定了誰都有機會,所以不管什么類型的企業進軍空氣凈化設備領域,都不足為奇。據了解,空氣凈化設備在西方發達國家中普及率較高,而國內才剛剛邁過市場培育階段。據調研數據顯示,空氣凈化設備在美國家庭的普及率為百分之二十七,每年銷量超過二千萬臺;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在公共場所、家庭居室等普及率都超過百分之二十;而中國改善室內空氣污染設備的普及率還不到0.1%,市場提升空間巨大。
受秋冬季節多霧霾天氣影響,國內空氣凈化設備市場也呈現同比成倍增長的態勢。調查數據顯示, 2013年2、3、10、11四個月的同比增幅均在100%以上,其中11月空氣凈化設備銷量同比增長135.6%,銷售額同比增長169.5%。市場的火熱也引發了國內外生產企業擴產。不過,也有企業采取保量提價的方式來增加盈利。部分空氣凈化設備在霧霾高峰期產品脫銷之際進行了近9%的提價,F在進軍空氣凈化設備市場既是最好的時代,又是最壞的時代,原因在于盡管空氣凈化設備市場前景巨大,但同時空氣凈化設備行業標準完善也在加速,其結果將終結行業暴利。
日前,國家標準委已于前期啟動了對現有空氣凈化設備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旨在完善針對不同特征污染物的產品技術指標、細化實驗方法,便于消費者理解,增加適用面積和空氣潔凈量的折算方法,同時完善產品標注要求。據了解,如今標準修訂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眾多業內知名企業和第三方研究機構均參與其中。
行業標準的修訂主要是為了規范市場,杜絕企業夸大宣傳以及借用不權威的指標、參數推廣。例如業內企業普遍宣傳去除PM2.5和甲醛,以及強調以美國家用電器協會推出的CADR值來表述性能。業內普遍認為,空氣凈化設備主要是針對和改善當地環境,一些適用于其他國家的指標并不一定就適合中國,在沒有經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的情況下,類似宣傳效果均有待檢驗。
現行標準早已嚴重滯后于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洪仕斌表示,缺乏統一的強制性質量檢測標準以及凈化效果參考系數,導致市場上空氣凈化設備品牌、功能魚龍混雜,夸大凈化效果、價格虛高現象頻發,既增加消費者選擇難度,也不利于國家工商部門、質檢等執法部門的檢查。
現行的行業標準在PM2.5方面并沒有詳細的規定,只是將其籠統地劃分在固態污染物中。這給很多宣傳自家產品PM2.5去除率高達99.99%的企業提供了投機取巧的機會,其準確性存在偏差。標準完善對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利好毋庸置疑,但是對于生產企業,尤其是剛剛進入的企業卻是禍福難測。原因在于標準的完善將使得市場更加規范、競爭更加充分、價格更加透明,也意味著空氣凈化設備行業暴利時代即將結束。因為現行標準不全面,很多企業將產品進行簡單地組裝、貼牌就打著甲醛、PM2.5去除率高達99%的幌子面向市場銷售,而很多市場上售價2000、3000元的產品實際成本只需500元左右,凈化效果可想而知。一旦行業標準完善,類似這種投機取巧的機會將一去不復返,行業的暴利水分將被擠出。業內專家預計,從業者的增加將使得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加上標準修訂工作的推行,空氣凈化設備市場將迎來重新洗牌,那些徒有虛名的品牌將面臨出局,核心技術、產品性能和售后服務將是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對于新進入的企業來說,掘金也將不再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