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未雨綢繆之心來對付霧霾?!雖然這兩天天氣晴好,但室外空氣環境長期不被看好,越來越多的人遂關起門來考慮打造“小環境”—有沒有可能通過一些手段和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潔凈度?
最近,市場上的空氣凈化設備正在熱銷,據說某幾個洋品牌已到“一機難求”地步,甚至還有人希望改裝室內通風系統,隔絕PM2.5污染物的入侵。就空氣清潔度而言,我國目前隻有針對室外的大氣標準和針對醫藥等特殊行業的標準,但還沒有專門針對室內空氣品質的標準。這對消費者來說,意味著評價一個空氣凈化設備的效果是否理想,缺乏國家“硬”標準作為依據。另外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上的空氣凈化設備品質參差不齊,有些空氣凈化設備放在實驗室測得的數據和在家里使用時的數據不一樣。
按照傳統觀念,保持空氣流通,打開居室門窗自然通風當然是最好的途徑。但現在,由于室外空氣時而出現污染警報,很多市民不得不習慣於關閉門窗。如何打造清新的室內環境?機械通風作為一種專業的清潔空氣方式,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所謂機械通風,說得簡單一些,就是通過安裝一些阻隔裝置和凈化設施,把臟空氣變成干凈的空氣。目前,這種專門空氣凈化的空調設備,一般被用在食品、化妝品、醫藥等對空氣清潔度具有較高要求的行業。
這類對空氣凈化有明顯作用的空調到目前為止,在工業領域的運用非常成熟,但由於阻力低功率大,再加上運行噪音大、使用費用高等客觀原因,還無法在民用層面推開。如果一定要用在民用建筑上,少數新建的、具有獨立安置空調組建機房的高檔住宅樓可能具備安裝條件。
市場上出售的空氣凈化設備,絕大多數都是內循環裝置。這類空氣凈化設備能否徹底清除PM2.5,打造清新空氣的效果?專家說,實際的使用和每個家庭的具體居室環境、面積等因素有關,實驗室里測試數據比較好的空氣凈化設備,到了居民家里使用效果會打點折扣,而且也很難監測出來。
市面上出售的空氣凈化設備的使用問題和很多凈水器是類似的。剛開始,水質是達標的,但隨著日后維護不當,可能就會釀成二次污染。所以,這類機器在局部范圍內使用會產生一定效果,但不宜長期、日夜不間斷地使用。目前市場上的空氣凈化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因為缺乏監測標準,有的測出來數據不怎么好的凈化設備也在銷售。國內還有一些不具備資質或資質較低的企業仿制國外品牌凈化設備生產的產品,一旦使用不當,會變成新的空氣污染,產生負面效果。不過好消息是,國內研究機構針對室內新風而研發的民用空氣凈化空調,已經過了技術攻堅的階段;蛟S不久的將來,這類滿足普通市民期待的新產品即將走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