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凈化設備零售量同比漲幅均在11%以上,且漲幅逐年遞增,同比增長幅度由11.4%增至14.7%,凈化設備零售額同比漲幅在17%以上。
各類室內凈化設備的使用在市場剛剛起步,處于市場導入的初級階段,凈化設備全球市場據估算在1300萬臺以上,北美是最大空氣凈化器市場,年銷量近400萬臺,歐洲和亞洲每年凈化設備的銷量也在300萬臺以上。據統計,美國的凈化設備家庭普及率達到32%,日本40%,而在中國家庭普及率僅0.2%,由此可見,國內凈化設備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預計到2016年,中國凈化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46億美元。這樣有前景的市場必然引來更多中外凈化器制造企業的加入,必將引發激烈的市場競爭。
據有關資料顯示,如今采用的凈化設備國家標準是2008年修訂的,其中某些性能指標的設定已與市場需求脫節,F在國內凈化設備標準是標注的前后濃度差異效率,但在美、日等國家,使用的卻是潔凈空氣量的概念,也就是潔凈空氣量和額定風量的比值。同一個產品,如果前一種方法測算凈化效率可以達到90%,用潔凈空氣量測算方法計算,則可能只有60%。有的品牌就抓住此點對其功能的進行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現在市面上的凈化設備產品普遍在2000-3000元,部分外資品牌的中高端產品在4000-5000元。凈化設備的產品技術含量高,制造過濾材料不同,凈化原理也各不相同。有的產品很簡單,成本低,但有的成本比較高,因為區分不明,所以部分品牌魚目混珠,價格虛高;帶過濾網的凈化設備必須頻繁清洗濾網,否則集塵板效率下降,塵埃將重新回到屋內并粘到頭發、家具和人們的呼吸道。有的濾網是不可清洗的,屬一次性耗材,壽命較短,一般中高端品牌的濾網價格在300-700元左右,好的耗材較貴,部分廠商規定消費者要定期更換,否則將取消質保,從這一點就可消費者是比較被動的。選購凈化設備應從以下方面來選擇:
根據室內面積,污染,使用對象選擇凈化器的功能;根據地域,使用習慣選擇加濕方式;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品牌;售后服務與產品認證是決定產品賣出的前提。
同時,隨著人們對空氣質量關注度提升,凈化設備有望如電視、冰箱、洗衣機一樣成為家庭必備的電器產品。而凈化設備不僅局限在家用市場,還有醫院,工廠、學校等公共大型場所使用,加之經濟的快速發展,車內凈化設備必須暢銷。
另外現監測PM2.5數據主要集中在一、二線部分城市,三、四線城市并未完全展開;而PM2.5的監測工作,仍然存在監測網點密度不夠等一系列問題,,環境質量數據的監測儀器行業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針對工礦企業、汽車尾氣、居民排污等污染源的凈化設備隨著國家對污染源監控的日益嚴格,也會有較大發展空間。
下一篇文章:空氣凈化設備行業標準缺失